编者按:在振兴东北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奔赴东北、留在东北、回到东北的开拓者、革新者、建设者。央广网黑龙江频道推出《我的家在龙江》系列报道,关注黑龙江振兴产业升级发展、带头引导行业领域取得突破的各种人才,挖掘他们身上富有情怀充满生命力的扎根龙江、建设龙江的故事。
日前,由贾春成带领团队研发生产的铝合金材料经过了第三次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款材料的焊接性能与之前相比提升了5%,比目标高出2个百分点。
“这只是第三次测试,我觉得还能再高!”面对这项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项目,贾春成对自己和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贾春成是中铝集团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经他手熔铸的铝合金材料被用于国计民生多个尖端领域,累计铸造的高端合金达上百万吨,而他与“熔铸”的结缘还要从二十八年前说起……
1996年,贾春成从技校毕业,成绩优异的他本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在父亲的软磨硬泡下来到了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成了爸爸的同事。
东轻厂成立于1952年,新中国的第一根铝棒、第一块铝板、第一件铝合金型材都来自这里,所产铝合金材料成功装备的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改写了我国同类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熔铸车间当学徒可是个苦差事,不仅车间内烟尘大,而且要穿着厚厚的阻燃服在60℃的室内工作,光是一天抬上七八回重达三四十斤的结晶器,就让体重只有九十多斤的贾春成有些吃不消了。但是干着干着,他就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当时,贾春成的父亲在东轻厂模锻车间上班,那几年正在为国家一项重点工程生产一种合金材料。
“父亲觉得每道工序都是按照标准执行,但是成品率还这么低,一定是熔铸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才让我去熔铸车间。事实证明他是对的,熔铸确实是最关键的环节。”贾春成说。
于是,贾春成成了他们这一批最勤快的学徒,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碰上倒夜班还经常连轴儿转。这一坚持,就是28年。
贾师傅练就了“线年,贾春成被临时抽到一个项目攻关组,这个项目要求攻关组熔铸成一种直径达720厘米的铸锭,这项任务给刚上班两年的贾春成提出了挑战。
多年来,以贾春成为技术骨干的东轻厂熔铸车间攻关了9项国家重点工程用铝合金铸造项目,多次组织完成重要材料的铸造任务,以他为主撰写了《7系铝合金铸造优质操作法》《铸造工艺标准化操作规范》等多项行业规范及标准,为我国铝合金熔铸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贾春成也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从铸造工到组长、工长、首席技师的蜕变,成了铸造岗位的行家里手。
走进东轻厂熔铸车间,已经看不到老旧生产设备了,最后一条建厂时期的生产线也将在今年年底前被换掉,取而代之的是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系统)、检化验系统以及高级排成系统等通讯应用于一身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近年来,贾春成将更多精力投入在后备人才培养上,通过名师带高徒、熔铸大讲堂等平台,坚持激发人才培养热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展人才培养广度、加大人才培养深度,抓好人才团队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2016年,以贾春成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年轻技术骨干纷纷加入。贾师傅成了“贾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