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太原6月24日电(记者韩荣)记者24日从山西大学获悉,该校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侯亮亮团队联合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古陶瓷综合断源断代研究中心、太原市考古研究院,利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之一的山西仰韶陶器进行了研究,识别出山西太原新石器时代(公元前3000年—2700年)仰韶陶器黑、红装饰的化学成分,揭示了山西彩陶装饰工艺变化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拉曼光谱学报》。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以精美的陶器装饰而闻名,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王甜介绍,仰韶文化群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以陕西、山西、河南为中心,包括甘肃、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古自治区。
“仰韶文化根据时间和地域特征可分为三个阶段。但在整个仰韶文化时期,最突出的文化载体是黑色和红色彩陶。这就是仰韶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的原因。但遗憾的是,作为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山西彩陶的工艺信息却鲜为人知。”王甜说。
为进一步了解山西彩陶的工艺信息,科研人员利用具有微尺度探针和高灵敏度的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山西太原市仰韶中期文化遗址出土的6块典型红黑装饰碎片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彩陶碎片中的红色装饰色来源于赤铁矿和磁铁矿。表面的黑色装饰物则较为复杂,根据锰铁比和结晶类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低锰铁比,矿物类型是锰铁尖晶石和磁铁矿;二是高锰铁比,矿物类型是黑锰矿。前者的颜色明显比后者明亮。
侯亮亮介绍,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可以在非常低的激光功率(小于1毫瓦)下精确识别氧化铁和锰氧化物的形态,包括赤铁矿、磁铁矿、锰铁尖晶石和黑锰矿等。这种非破坏性技术也非常适合于古代珍贵文物的调查。
“我们的研究展示了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在分析仰韶彩陶中着色剂晶体性质方面的潜力,可用来更好地破译仰韶文化陶器中涉及的技术细节,为中国古陶瓷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价值。”侯亮亮说。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