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瓷技艺,到审美意趣,再到艺术品格,景德镇瓷器传之后世的,除了器物之美,更有凝结其中的价值追求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中华文明何以成为人类文明的奇迹?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千百年来,从穴窑、龙窑,到馒头窑、蛋形窑,从匣钵仰烧法、垫钵覆烧法,到支圈组合式覆烧法,窑炉形制不断革新,多种装烧方式先后应用,提高了烧制成功率,也丰富了瓷器多样性。
高岭土的发现,推动制胎原料配方改进,烧成温度高了、制品变形少了,开创了烧造大件瓷器的时代;苏麻离青、回青等青花料和氧化钴、氧化铜等着色料的妙用,催生青花、釉里红、霁蓝等瓷器新品种,开创世界彩瓷时代的新纪元
八业三十六行、七十二道工序,在岁月中传承流变;从泥土中脱胎、在窑火中淬炼,盈盈欲碎却又无比坚韧,一步步铸就“瓷业高峰”,成就中华瑰宝。
唐朝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享誉天下,呈“南青北白”格局。采青、白瓷之所长,烧制出莹缜如玉的青白瓷,景德镇由此冠绝古今。
从制瓷技艺,到审美意趣,再到艺术品格,景德镇瓷器传之后世的,除了器物之美,更有凝结其中的价值追求。那是因时而变、上下求索的坚忍执着,是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智慧勇气。
瓷器,如同中华文明的“微缩景观”,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中更能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产业化大潮冲击下,以手工制瓷见长的景德镇也有过阵痛。而今,由“陶瓷工业重镇”到“文化创意之都”,“千年瓷都”蹚出转型新路,深刻印证“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老瓷厂变身创意工坊,树起文化新地标;御窑博物馆,镇馆之宝“素三彩鸭形香薰”被开发成网感十足的“岁岁鸭”,圈粉无数;陶源谷瓷源境,瑞牛文创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名,《车马出行图》入瓷,典雅端庄“千年瓷都”在新时代发生神奇“窑变”。
这是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完整的制瓷体系、自由的创作氛围,吸引匠人、创客、艺术家在这里聚集,工艺、创意、设计在这里碰撞如今,由本地匠人和“景漂”们创办的陶瓷企业、作坊和工作室约有7000家,人才磁吸力铸就创新创造的不竭能量场。
这是手工艺与高科技的融合。3D打印、激光雕刻等新技术,助力陶瓷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版权保护;航空陶瓷刀具大大提升切削效率,朝着国产替代方向加速迈进
从艺术陶瓷到日用陶瓷,从工业陶瓷到先进陶瓷,从创意迭代、审美嬗变,到材料革新、技术进步,景德镇陶瓷产业生机勃发。2023年全市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60亿元,实现3年翻番。
体验制瓷工艺、参与烧窑添柴,“我在景德镇玩泥巴”成为新时尚;对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收藏馆等进行优化升级,“满城瓷器千座馆”掀起“展馆热”今天的景德镇,活脱脱一本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络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文化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为文化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只此青绿》的曼妙舞姿,再现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这是传世名画与舞蹈艺术的浪漫邂逅;“新中式”席卷大街小巷,传统服饰绽放新彩,离不开古典元素与现代工业的有机融合;凤冠冰箱贴、说唱俑雪糕的“文创风”正劲,“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的“文博热”火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日益紧密
今天,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更加现代、更加开放、更加鲜活的面貌和姿态,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新的活力。
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就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就要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